雛菊是一種比較常見并且受人喜愛的花卉,在不管是在鮮花店、在花圃中種植,還是在家中盆栽養殖都有雛菊的身影。雛菊的花朵很漂亮,曾經被視作雜草的雛菊,現在被人們廣泛的種植,下面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一下雛菊的養殖方法和注意事項。
雛菊的養殖方法:
1、光照調節:雛菊也喜陽光,包括在生長期和開花期。光照充分可促進植株的生長,葉色嫩綠,花量增加。
2、溫度控制:生育適溫為10℃-12℃。室外栽培時需進行覆蓋。為得到良好的植株品質,盡可能將雛菊置于冷涼的條件下栽培,但要避免霜凍,防止植株受凍。雛菊在5℃以上可安全越冬。
溫度低于6℃,生長相對緩慢,推遲花蕾的形成;溫度高于12℃,導致植株葉片增大,花莖細弱,開花數量減少,生長勢衰減。室外氣溫逐漸溫暖后應注意及時通風。
3、水肥管理:水分應在上盆后澆一次透水,兩次澆水間可讓基質略干,再澆足水,遵循間干間濕的原則,有利于根系生長發育。應注意保持基質濕潤,但不要飽和。在發蕾時應該控水,防止花莖太長。
4、栽培管理:雛菊較耐移植,移植可使其多發根,不需作株形修剪和打頂來控制花期。秋季經過一兩次移植的,春季可在見花時直接定植花壇。秋季分苗后未經倒畦移植過的,春季宜在加足基肥的畦地養護成型后,入花壇定植或出圃上市。
5、病蟲害:雛菊的主要病害有苗期猝倒病、灰霉病、褐斑病、炭疽病、霜霉?。捎冒倬?00-1000倍,甲箱靈1000-1500倍進行防治);蟲害有蚜蟲等。
6、移栽上盆:經過煉苗后即可移植,可采用12厘米口徑的營養缽或花盆進行移栽上盆。上盆后及時澆透定根水。對用于盆栽的產品來說,在10月初移植要比在10月底移植更好些,因為如果在10月初移植,那么在霜凍到來之前,植株的根系就可以在容器中生長牢固。
培養雛菊有哪些技術要點
①要有充足陽光。雛菊喜陽光,日照好則開花良好,否則植株易徒長,影響開花。②土壤要求pH中性或微酸性,肥沃、濕潤而叉排水良好的砂質壤土。
③不同地區采用不同栽培管理方法。華北地區8月下旬至9月初播種于露地苗床,出苗后長出2~3片真葉時移植1次。入冬前將小苗移入冷床內越冬,嚴寒時需覆蓋草簾防寒。
翌年4月上中旬直接移栽定植,栽后澆透水,要保持土壤經常濕潤,每2~3周左右施1次稀薄液肥。生育期間還要注意中耕除草,防止雜草叢生。江浙一帶可將雛菊由秋播改為夏播,在6月上中旬播種。
8月中下旬移栽定植,到10月下旬或11月初即開始進入盛花期。入冬后移入室內放在陽光充足處,室溫維持在8~10℃左右,給予適量肥水,來年早春天氣漸暖后出室,這樣能使雛菊從深秋到翌年初夏開花不斷。
怎樣使雛菊花開鮮艷
雛菊能適應一般園土,種植在排水良好的肥沃壤土上生長更好。雛菊用種子繁殖,一般在8月中旬至9月播于露地苗床,7~10天可出苗,有2~3片真葉時可移植,4~5片時可定植,株距一般20~25厘米。
雛菊定植多數在11月初完成,這時地溫還較高,保證肥水,使幼苗在寒冬來臨之前發棵,翌春可望提前在3月中旬前后開花。生長期間每隔15天需施追肥1次,能使雛菊在3~5月開花不絕。雛菊屬耐移植的品種,移植能使其須根發育得更好,因而有時植株已到開花期還可移植成活。
雛菊除供人們觀賞外,對空氣中二氧化硫、氟化氫、氯化氫等有害有毒氣體有較強的抗性,可吸收家用電器、塑料制品、家居裝修時散發出的有害氣體,也可吸收干洗劑所散發的二氯乙烯,并將其分解利用,可減輕對人體的傷害。
修剪要領:
(1)重剪對于花開在一年生枝條上的盆花,用于修剪的刀或剪要鋒利,使剪口平滑,以防枝條破裂。為了防止剪口往下腐爛,可用蠟涂抹剪口。修剪時要注意選留向外側生長的芽眼,以利枝條均勻外展,使植株造型美觀,也有利于通風透光。
(2)中剪對于須經過適當短截才能開好花的盆花,如蠟梅、石榴、金橘等可進行中剪。且要疏、截并重,對已開過花的一年生枝條,在莖部留2個至3個芽短剪,促使抽發側枝,并疏去徒長枝、交叉枝和病害枝。
(3)輕剪對于花開在二年生枝條上的盆花,進行輕剪。只要剪去多余的側枝、病殘枝和頂稍即可。在修剪時,可進行人工整形。根據個人愛好和植株生長的實際情況,可修整成傘型、寶塔形等。
(4)摘心對那些草本盆花進行摘心、打頭?;ㄖx后要及時剪去殘花。早春發芽前不要修剪,須在花后1、2周進行輕剪,促進萌發新梢。
繁殖要點:
(1)種子繁殖:南方多在秋季8~9月份播種,也可春播,北方多在春季播種,也可秋播,但在冬季花苗需移入溫室進行栽培管理。播種前施足腐熟的有機肥為基肥,并深翻細耙,做成平畦。
用細沙混勻種子撒播,上覆蓋細土厚0.5厘米左右,播種后覆蓋遮陽網并澆透水。播后保持溫度在28℃左右,在早春陰冷多雨時覆蓋塑料薄膜,以保持土壤濕度和溫度。約10天后小苗出土,揭去遮陽網或塑料薄膜,在幼苗具2-3片時即可移栽到大田。
(2)分株繁殖:在3月中下旬可將老茬菊花菜挖出,露出根頸部,將已有根系的側芽連同老根切下,移植到大田中。分株繁殖在萌發新梢時進行較適宜。
(3)扦插繁殖:在整個生長季節均可進行扦插繁殖,以4~6月扦插的成活率最高。苗床最好用新土混入經堆漚腐熟的有機肥。剪取具3~5個節位、長8~10厘米的枝條,摘除基部葉片,入土深度為插條長的1/3~1/2。扦插后保持功床濕潤,忌澇漬,高溫季節需遮陰,而在溫度較低時可搭塑料薄膜拱棚保溫保濕。一般15天后可移植到大田。
病蟲防治:雛菊病蟲害應以預防為主,噴施針對性藥物加新高脂膜,大大提高農藥的有效成分率,不怕太陽暴曬蒸發,能調節水的吸收量,防旱防雨淋。
栽培時應避免密植,盡量保持通風、透氣、光照充足的涼爽環境條件,否則會造成植株細弱徒長。保持清潔,發現受感染的植株、葉片,必須隨時摘除清理。病害發生時,立即采取藥劑防治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