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品紅的花語:一品紅花色艷麗,由于其開花時正值元旦、春節,因此有普天同慶、共祝新生的美好寓意。在嚴寒冬季,一品紅拿碩大深紅的花朵,給人感覺像是一盆溫暖的爐火,因此又被賦予我的心正在燃燒的花語?;ㄕZ:綠洲(Oasis)

在其它樹木的葉子的果實都掉落的嚴冬里,只有這種樹依然繁茂,并結著紅色的果實。這種樹對厭倦漫長嚴冬的人來說,有如沙漠里的綠洲。因此,它的花語是“綠洲”。凡是受到這種花祝福的而誕生人,具有安慰人心的好心腸。如果將這種心指向特定的某個人,他(她)將會立刻成為你的俘虜。

12月25日生日花:基督誕生的花 - 一品紅。自古以來,基督教里就有將圣人與特定花朵連結在一起的習慣,這因循于教會在紀念圣人時,常以盛開的花朵點綴祭壇所致!而在中世紀的天主教修道院內。

更是有如園藝中心般的種植著各式各樣的花朵,久而久之,教會便將366天的圣人分別和不同的花朵和在一起,形成所謂的花歷。當時大部分的修道院都位在南歐地區,而南歐屬地中海型氣候,極適合栽種花草。屬常綠喬木科的圣誕紅是基督誕生的花。自然生長于科克薩斯山以南的西歐和南歐的原野上,在英國也隨處可見。

一品紅的作用用途

觀賞價值:開花期間適逢圣誕節,故又稱“圣誕紅”。這是一種適合任何祝福的花。尤其是紅而大的葉子,一付喜氣洋洋的模樣,好像正握著雙手向人道賀似的。

它是代表圣誕節的最佳花朵,但是在一些婚禮中,也可以看到紅白兩色圣誕紅裝飾著就是“我的心正在燃燒”,也可做為求愛之用咧!把它當成禮物送人,一定能讓對方體禮堂的情景。

使婚宴氣氛更顯得溫馨熱鬧。在寒冷的冬季里,放一盆鮮紅的圣誕紅在家中,感覺就像是點燃了一盆溫暖的爐火一樣。 所以,它的花語之一會。出你一片熾熱的熱情。

一品紅的文化背景

相關傳說:相傳古時候,在美洲墨西哥城南,有一個村莊,土地肥沃,水源充足,農牧業甚為興旺,人們過著安居樂業的生活。有一年的夏季,突然發生了泥石流,一塊巨石把水源切斷,造成該地區嚴重缺水,土地干裂。

這時村莊里有一個名叫波爾切里馬的勇士,不顧個人安危,鑿石取水,夜以繼日,終于將巨石鑿開,清泉像猛虎般的沖出,波爾切里馬由于疲勞過度,被水沖走,人們到處尋找,未見人影。

時間一天天過去,一天,一個放牧人在水邊發現一株頂葉鮮紅的花,格外美麗。這事驚動了村莊百姓,村民說:這花很像波爾切里馬,生前很喜歡穿紅上衣。人們為了紀念舍身取水之人,就將此花命名為“波爾切里馬花”, 這種傳說中的花卉就是我們今天熟識的“一品紅”。

一品紅的繁殖方式:一品紅采用硬枝或嫩枝扦插繁殖,繁殖以扦插為主。用老枝、嫩枝均可扦插,但枝條過嫩則難以成活。一般多在2—3月間選擇健壯的一年生枝條,剪去長8—12厘米作插穗。

為了避免乳汁流出,剪后立即浸入水中或沾草木灰,待插穗稍晾干后即可插入排水良好的土壤中或粗沙中,土面留2—3個芽,保持濕潤并稍遮陰。在18—25℃左右溫度下2—3周可生根。

再經約兩周可上盆種植或移植,小苗上盆后要給予充足的水分,置于半陰處一周左右,然后移致早晚能見到陽光的地方鍛煉約半個月,再放到陽光充足處養護。

1、硬枝扦插多在春季3~5月進行,剪取一年生木質化或半木質化枝條,長約10厘米,作插穗;剪除插穗上的葉片,切口蘸上草木灰,待晾干切口后插入細沙中,深度約5厘米,充分灌水,并保持溫度在22~24℃,約一個月左右生根。

2、嫩枝扦插是選當年生嫩條生長到6~8片葉時,取6~8厘米長,具3~4個節的一段嫩梢,在節下剪平,去除基部大葉后,立即投入清水中,以阻止乳汁外流,然且扦插,并保持基質潮濕,大約20天左右可以生根。

一品紅的病害防治

病害:主要有真菌引起的莖腐病、灰霉病和細菌引起的葉斑病等,除了定期噴施殺菌劑外,還要在溫室中做好通風換氣、降低濕度等輔助工作來減少病原,工具應及時消毒,防止交叉傳染,并及時清理病株,減少感染源。

冬季可用硫磺熏蒸器或含硫的煙霧彈殺死空氣中的真菌孢子。一品紅在溫室栽培過程中易感染灰霉病、根腐病、莖腐病、葉斑病等病蟲害,國內外有不少有針對性的研究。

灰霉?。?/strong>主要發生在冬季,此時正值一品紅開花季節,一旦遇陰雨綿綿、潮濕無陽光往往一發不可收拾,可為害一品紅花序、苞片、葉片、枝條。一般均由花絮開始出現水浸狀病斑。之后病斑處覆蓋一層病原菌分生袍子,病原菌繼續傳至苞片。

苞片初期產生水浸狀褪色斑點,以后逐漸擴大成不規則形,病原菌再擴展至枝條,在枝條上產生黃褐色至褐色病斑,后期病斑明顯向下凹陷呈黑褐色,嚴重時病斑處呈干枯狀,完全失去觀賞價值。

病原菌為Botrytis,病原菌幾乎遍布整間溫室,它能夠生存在己死的植物組織或其它有機物質上,寄生廣泛。在0~38℃溫度下均可生存,只要有濕氣,它便存在。如果溫室內過于潮濕、陰冷、光線不足,經過1~2d后,病原菌便產生大量的袍子游離在空氣中開始感染植物組織。

根腐病及莖腐?。?/strong>可感染成株,亦可于苗床期感染,造成嚴重的損失。一般以高溫季節發生較為嚴重,在栽培土壤含水量較高時也極易發生。初期植株出現凋萎現象,此時若檢視其莖基部,可見呈淡褐色縊縮現象。

但感染病株未見腐敗、水解現象,以后病斑逐漸向上蔓延,凋萎現象亦逐漸嚴重,莖部病斑稍凹陷呈黃褐色,后期病斑部組織崩解,造成植株因缺水嚴重而枯萎致死,有時整株呈水浸狀黃化,終致腐爛而死,近地面部分可見白色菌絲,嚴重時可擴展至栽培土壤。

根部患病時,往往造成根腐現象,初期影響植株的正常生長,嚴重時導致死亡。病原菌主要為疫病菌(Phytophthora),立枯絲核菌(Rhizoctonia),腐霉菌(Pythium)等。在發根的扦插苗上盆時,最易受立枯絲核菌為害,尤其是當莖部受傷或肥料!鹽分在介質表面累積時;

腐霉菌:在一品紅成株時出現,其有可能在扦插時即已侵入,當環境適宜繁殖時,呈現惡化,造成根部腐爛、死亡;高溫和灌溉過度(逆境條件)可引起疫病菌為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