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花鳶尾(學名:Iris speculatrix Hance):多年生草本,植株基部圍有棕褐色的老葉葉鞘纖維及披針形的鞘狀葉。根狀莖二歧狀分枝,斜伸,棕褐色;根較粗壯,少分枝。
葉略彎曲,暗綠色,有光澤,劍形或條形,有3-5條縱脈?;ㄇo光滑,不分枝或偶有側枝,有1-2枚莖生葉;苞片2-3枚,草質,綠色,狹披針形,內包含有1-2朵花;
外花被裂片匙形,有深紫色的環形斑紋,內花被裂片狹倒披針形,直立。蒴果橢圓形,頂端有細長而尖的喙;種子為多面體,棕褐色,旁附有小翅。花期5月,果期7-8月。
生態習性:鳶尾在野生狀態下生長于灌木林緣,陽坡地、林緣及水邊濕地。種植環境喜濕潤且排水良好,富含腐殖質的沙壤土或輕黏土,有一定的耐鹽堿能力,在pH值為8.7、含鹽量0.2%的輕度鹽堿土中能正常生長。喜光,也較耐陰,在半陰環境下也可正常生長。喜溫涼氣候,耐寒性強。
小花鳶尾的繁殖方式
分株:分株繁殖一般每隔2至4年進行一次,于春、秋兩季或花后進行。鳶尾在花后進行分株(要避開梅雨季節),在冬季到來之前花芽就能分化充足,第二年即可開花。分割根莖時,以3至4個芽為好。
分株若太細,則會影響翌年開花。在進行分株繁殖時,應將植株上部葉片剪去,留20厘米左右進行栽植。鳶尾大多數品種宜淺植。栽植間距依種類而異,強健種為50×50厘米,一般品種在20×20厘米左右。
播種:若采用種子繁殖,應在種子成熟后立即進行,這樣種子容易萌發,2至3年即可開花。
種球:一只種球經過一年的種植開花后養分將會耗盡,產生新根,新球周圍又會有許多子球,子球通過1至2年的種植,又可發育成開花球。世界花卉種植專家對球根鳶尾的腋芽、鱗莖、莖盤、花莖等不同器官進行組織培養,使之長出新的球莖,這為加速繁殖及培育無病害的健壯母球提供了新辦法。
小花鳶尾的病害防治
白絹?。?/strong>常見病害。主要為害植株的莖或葉的基部,嚴重時整株死亡。高溫多濕,土壤貧瘠板結時發病率高。
防治方法:輪作期應在4年以上。適當通風,避免栽培過密。發病期前定期噴灑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50%托布津可濕性粉劑500倍液。
葉枯?。?/strong>葉枯病是一種常見病,這種病傳染性非常強,對鳶尾生長有較大影響?,F將其發病癥狀、發生規律及防治方法介紹如下:癥狀多從葉尖部開始發生,發病初期葉尖有灰褐色病斑或片狀干枯。
以后逐漸向葉基部侵染,最后導致整個葉片呈焦枯狀,并出現黑色粒狀物。發病規律是病原菌以菌核狀態在土壤或病株殘體上越冬,仲春伴隨雨、風或澆水傳播,整個生長季均能發病,6至9月為發病高峰期。
防治方法:加強檢疫,不引進帶病植株。栽植前做好土壤及植株消毒。加強日常養護,防止栽植地積水。發病初期及時將病葉剪除,減少侵染源。冬季將地表葉片剪除,集中燒毀。如有發病可用75 %百菌清可濕性粉劑800倍液與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1500倍液交替噴施,連噴4至5次,每次間隔8至10天。
小花鳶尾的作用用途
園藝:鳶尾類具有很高的觀賞價值,花色鮮艷,栽培容易,且春季萌發早,綠葉成叢極為美觀。園林中多叢植或于花境、路旁栽植。其花卉具有葉色優美以及花枝挺拔的特點,可以用以花群、花叢以及花鏡。
根據地段進行種植,對花色、花期以及株高的各不相同的鳶尾類觀賞草進行搭配選擇,也可以對其他的種類的花卉進行選擇。具有一些根莖類相對較矮并且有髯毛的品種。
喜歡在石灰質以及耐干旱的土壤中生長,尤為適合在巖石景觀中進行布置使用,在綠化的時候不要對過多的喬木進行種植,只需要在一些適當的位置對一定量的低矮灌木進行種植。
在對配植的植物種類進行選擇的時候,需要從觀賞期等方面進行充分考慮,需要其能夠與鳶尾進行互補。擁有較多的水生種類以及濕生性種類,在水景園中的布置中鳶尾類植物也具有極為廣泛的應用。
多數品種可以在潮濕的土壤中生存。鳶尾類植物在實際使用的過程中可以對各個種類的水景園進行布置。而且,這類品種在布置的時候,最適合從水中到岸上的連續構圖,可以根據水分的條件要求,對其自然式水體進行設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