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漠玫瑰是生長沙漠低洼處石膏的結晶體,它的外形酷似玫瑰,又生長在沙漠中,根肥大成肉質根,莖粗壯,分枝多,葉色翠綠。因原產地接近沙漠且紅如玫瑰而得名沙漠玫瑰。故稱之為沙漠玫瑰。
按其生長形態可分單體、聯體、枝狀、叢狀。大小,單體直徑一般在1.5~10cm,聯體在10~50cm或更大。它是天然石頭中為數不多的象花礦物,具有很高的觀賞價值。
由于內蒙沙漠中獨特的氣候條件,才生長出這獨特的沙漠之花-沙漠玫瑰,它外形酷似怒放的玫瑰花束。它不僅具有獨特的觀賞性,同時它還代表著永不凋謝的愛情。在中國也有其產地,如內蒙古阿拉善盟的戈壁沙漠中。
植物學上沙漠玫瑰又名天寶花,是夾竹桃科天寶花屬多肉植物,原產非洲的肯尼亞、坦桑尼亞,喜高溫干燥和陽光充足的環境,耐酷暑,不耐寒,因原產地接近沙漠且紅如玫瑰而得名沙漠玫瑰;
礦物學上沙漠玫瑰是一種石膏類晶體,誕生于沙漠,形狀如盛開的玫瑰,千姿百態,瑰麗神奇,主要成分是石灰巖,因其形成的地理條件特殊而產量稀少,是一種純天然的奇石;沙漠玫瑰還是由洪暐演唱,何厚華作詞,賀僑莉作曲的一首通俗流行歌曲的名稱。
形態特征:沙漠玫瑰花形似小喇叭,玫瑰紅色,非常妍麗。傘形花序三五成叢,燦爛似錦,四季開花不斷。因原產地接近沙漠且紅如玫瑰而得名沙漠玫瑰。沙漠玫瑰單葉互生,倒卵形,頂端急尖,長8厘米~10厘米,寬2厘米~4厘米。
革質,有光澤,腹面深綠色,背面灰綠色,全緣。總狀花序,頂生,著花10多朵,喇叭狀,長6厘米~8厘米;花冠5裂,有玫紅、粉紅、白色及復色等。5月~12月是沙漠玫瑰的花期,花有紅、玫紅、粉紅、白等色。南方溫室栽培較易結實。種子有白色柔毛,可助其飛行散布。
生長習性:南方的花期為公歷五月至八月,好光喜暖;故在溫濕的生長期內,必需日照,促進光合作用。長期過陰則易枝葉軟垂,而且很難再孕花。日照足夠,能使花芽分化正常。喜高溫干燥和陽光充足環境。耐酷暑,不耐寒,耐干旱,忌水濕。以富鈣質、排水好的沙壤土為宜。冬季溫度不低于10℃。
多年生肉質植物,株高可達2米。喜干燥、高溫、通風、陽光充足的環境,耐酷暑,不耐寒。耐干旱但不耐水濕,每次澆水量不可過多,如果水分較多,則很容易引起根部腐爛,同時枝條也徒長。良好的日照環境反而有助于沙漠玫瑰開花。根肥大成肉質根。莖粗壯,葉色翠綠。
沙漠玫瑰的病害防治:有時有葉斑病危害,可用50%托布津可濕性粉劑500倍液噴灑。蟲害有介殼蟲和卷心蟲危害,用50%殺螟松乳油1000倍液噴殺。主要蟲害是介殼蟲。發生嚴重時導致葉片全部脫落,植株生長點壞死,甚至植株死亡。
家庭栽培要注意觀察,一但發現馬上用棉簽沾水將其擦除。也可在產卵期和孵化期用40%氧化樂果乳油1000~2000倍,或50%殺螟松乳油1000倍噴霧1~2次。進行病蟲害防治時,要注意用藥安全。
沙漠玫瑰的作用用途
觀賞價值:無論花、葉、莖,還是它的形,均優雅別致,自然大方,別具一格,特別適合家庭室內及陽臺裝飾。盛花時,葉片大部分脫落,花滿枝頭,姿態優美。沙漠玫瑰無論花、葉、莖,還是它的形,均優雅別致,自然大方,別具一格,特別適合家庭室內及陽臺裝飾,為室內栽培之佳品。
沙漠玫瑰在南方可于春秋開花兩次。如果養護得當,在春夏秋三季均可見花。盛花時,葉片大部分脫落,花滿枝頭,其姿態優美,樹形古樸蒼勁,優雅別致。根、莖、葉、花均有較高的觀賞價值,是目前流行的高檔室內栽培佳品。
園藝設計:沙漠玫瑰植株矮小,樹形古樸蒼勁,根莖肥大如酒瓶狀。每年4-5月和9-10月二度開花,鮮紅妍麗,形似喇叭,極為別致,深受人們喜愛。南方地栽布置小庭院,古樸端莊,自然大方。盆栽觀賞,裝飾室內、陽臺別具一格。
沙漠玫瑰的文化背景
美麗傳說:相傳浩瀚的戈壁沙漠里,有一種生長了千萬年的石頭。它是一種植物的結晶體。這種植物的種子天生成對,開花后根莖相連,花如玫瑰;如果其中一株死亡,另一株也不再開花,并且慢慢枯萎…
無數年后它們的軀體與沙子結晶成一種奇特的花朵,沒有生命但永不調謝,成為象征恒久愛情的“沙漠玫瑰”,傳說在沙漠地區,玫瑰不易生存,所以當地青年人在情人節時多送沙漠玫瑰石代替。
開發利用:沙漠玫瑰因開采困難,產量稀少,形狀奇特,所以,在天然奇石市場上占有特殊地位,具有極其珍貴的研究和收藏價值。它有一瓣瓣玫瑰石瓣,逼真地開放著。
是細沙在幾千萬年甚至幾萬萬年的風雨雕塑中風化而形成的。其中還有零星的細沙鑲嵌在花瓣的中間。它沒有玫瑰花的葉和刺,只有花朵默默地開放在戈壁灘中,但它永遠不會枯萎,也不會凋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