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丹花又稱為山丹花、龍船花,就是俗稱矮仙丹的常綠灌木。其他還有紅繡球、買子木、賣子木、三段花等別名,英文名稱為Chinese ixora,正式學名為Ixora chinensis。

原產于中國南方與馬來西亞一帶,一般常見的多數為橙紅色的花,所以又稱為紅繡球。但也有其它品種的白花或黃花或是桃紅、粉紅色等,那大多是原產自于印度等其他地區的洋仙丹花為“沖繩三大名花”之一,是沖繩縣宇流麻市的市花。

形態特征:仙丹花的花屬于頂生的傘房花序,每簇花叢大約有20-30朵小花由其冠筒上長出后分裂4-5片橢圓形花瓣,冠筒長約2.5厘米,花冠大多為紅磚色。20-30朵聚生的小花整體呈現一個大圓球狀,花團錦簇,形似繡球所以別稱為“紅繡球”。

也因為原產于中國華南的山丹山而聞名,所以又名“山丹花”。至于洋仙丹花雖然也是一樣有20-30朵小花聚集生長,但是其外型大多為半圓型狀,且花瓣比較尖長。在日本的沖繩因為此花的花期一年有三次,加上花梗為三段是重疊的狀態,所以也有“三段花”的別稱。

仙丹花的栽培技術

栽培管理:仙丹花喜陽光,喜溫暖,不耐寒,宜置于陽光充足的庭院、屋頂花園和南向、西向陽臺。冬季最低溫度降至5℃時,應移入室內,置于窗臺內陽光充足處養護,保持室溫5℃以上可安全越冬,翌春氣溫穩定在10℃以上可出室。仙丹花除地栽外還可盆栽。

盆栽仙丹花宜選用通透性較好的土陶盆,如選用通透性較差而較美觀的紫砂盆、塑料盆??稍谂璧讐|層碎瓦片或碎硬塑料泡沫塊,增強透氣排水。盆土要求富含腐殖質、疏松、肥沃的酸性土壤,以pH值5.0~6.5為宜。

忌用鹽堿土和重粘土。培養土可按腐葉土4份、砂壤土4份、河砂2份配制,并適當摻進些已經腐熟的豆餅粉或香油渣子,也可在盆底放上少許蹄粉末作底肥。盆栽植株4月上旬出房,放置半陰處養護。

仙丹花喜肥,生長期內半個月左右少量施一次氮磷鉀復合肥,不可單施氮肥,否則枝葉徒長而花少。4月中旬至5月初追施二次腐熟的豆餅水,5月中旬至現蕾追施2~3次氮磷混合的腐熟液肥;花期也需追施2--3次的腐熟磷液肥。

盆土要見干見濕,見干即澆,澆透即止,不可漬水。春天4天澆一次水,夏季一般1~2天澆一次水,并在盆花周圍每日早晚灑水一次,以提高空氣濕度。夏天以軟水澆灌為宜,硬水對仙丹花生長不利,輕則葉黃,重則死亡。為克服土壤和水質的堿性,在生長季節里每周澆一次礬肥水,以使植株保持葉片濃綠。

秋季適當控制水量,可使枝條組織充實,冬季應嚴格控制澆水量。長江以北澆水時,宜在水中加點硫酸亞鐵(500∶1),以防長期用堿性水澆灌,盆土堿化,葉片發黃,植株枯死。苗高15~20cm時應行剪頂一次,以促其多發側枝,早日豐滿成型。

初冬應對植株進行整形修剪,保留健壯枝條,剪去病蟲枝、纖弱枝、過密枝等。修剪仙丹花時應注意摘心。當幼苗高15至20厘米時摘心一次,促其多發分枝,使株形豐滿。開花后也要進行多次修剪。

每年春季翻盆換土時,對越冬的老株留約20厘米作一次重剪。老株需每年翻盆換土一次。冬季華南可露地越冬,其他地方需移入室內,室溫保持不低于2℃。生長期易生介殼蟲,需及時防治。

仙丹花的園林用途

觀賞性:仙丹花原產亞洲熱帶地區,有20余個品種,常綠灌木或小喬木,葉對生,全緣。全年均能開花,但以夏、秋較盛開,花頂生,花瓣4枚,聚生成團,花姿嬌艷,耐旱耐高溫,生性強健,適合庭園美化和盆栽等。

仙丹花因為花期很長,而且花序的排列相當美觀,顏色也較艷麗,所以最常被用來當作盆栽來美化庭園。如果經過有效的施肥來管理栽植,很容易就能種出繁花似錦的美麗花叢。也因為屬于頂生的花序,按常理來說只要有新枝出現,都有可能長出花序。所以只要稍微做點修剪的整理,就能讓整株有喜氣洋洋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