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葵喜陽光充足,耐半陰,但忌澇。耐鹽堿能力強,在含鹽0.6%的土壤中仍能生長。耐寒冷,在華北地區可以安全露地越冬。在疏松肥沃,排水良好,富含有機質的沙質土壤中生長良好。
一、蜀葵的繁殖方式
1.播種繁殖
在華北地區一般當年播種,當年開花。種子約一周后發芽,當長出2至3片真葉進行一次移植。蜀葵幼苗易得猝倒病,所以對苗床土應加強管理,選用腐葉土、大田土并進行土壤消毒,或者播種時拌藥土。
2.分株繁殖
分株繁殖可在8至9月份進行,將老株挖起,分割帶須根的莖芽進行更新栽植,栽后馬上澆透水,翌年可開花。
3.扦插繁殖
扦插可在春季宜選用基部萌蘗的莖條作插穗。插穗長7至8厘米,沙土作基質,扦插后遮陰至發根。
二、蜀葵的栽培管理
蜀葵喜涼爽氣候,忌炎熱與霜凍,喜光,略耐陰;宜土層深厚、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
蜀葵栽培管理較為簡易,幼苗長出2至3片真葉時,應移植一次,加大株行距。移植后應適時澆水,開花前結合中 耕除草施追肥1至2次,追肥以磷、鉀肥為好。播種苗經1次移栽后,可于11月定植。幼苗生長期,施2-3次液肥,以氮肥為主。同時經常松土、除草,以利于植株生長健壯。
當蜀葵葉腋形成花芽后,追施1次磷、鉀肥。為延長花期,應保持充足的水分?;ê蠹皶r將地上部分剪掉,還可萌發新芽。盆栽時,應在早春上盆,保留獨本開花。因蜀葵種子成熟后易散落,應及時采收。栽植3-4年后,植株易衰老.因此應及時更新。另外,蜀葵易雜交,為保持品種的純度,不同品種應保持一定的距離間隔。蜀葵易受卷葉蟲、蚜蟲、紅蜘蛛等危害,老株及干旱天氣易生銹病,應及時防治。
三、蜀葵的病害及防治
1、銹病
病原菌是鞘銹菌,多年生老株蜀葵極易感染蜀葵銹病。感染銹病之后,葉片正面出現褪綠斑,背面可以看到圓形棕褐色粉末狀的孢子堆。后期患病嚴重時,葉片逐漸變黃、枯萎,直到掉落,整棵植株生長衰弱。
防治方法:春季或夏季在植株上噴施波爾多液,或者播種前進行種子消毒可起到防治效果。
2、白斑病
蜀葵白斑病又叫做斑枯病,主要危害的是蜀葵的葉片。發病初期,蜀葵葉片表面會生有褐色的小斑點,隨著病情的逐步發展,病斑逐漸擴展成圓形或者橢圓形,病斑的中央是灰白色的,外緣則是紅褐色。在周圍環境濕度達到一定程度時,病斑上會出現灰褐色的霉層。
防治方法;給蜀葵增加磷鉀肥的施用,控制氮肥的使用量,少施或者干脆不施。發現患病的植株,要及時將病葉去除,注意枝莖的密度,使植株保持通風、透光,盡量減少患病的可能性。
四、蜀葵的蟲害及防治
1、紅蜘蛛
紅蜘蛛侵害植物是以口器刺入葉片內吮吸汁液,使葉綠素受到破壞,葉片呈現灰黃色或者出現斑塊,后期葉片枯黃、脫落,嚴重時整個植株的葉片會掉光。
防治方法:發生嚴重時,用1.8%阿維菌素乳油7000至9000倍液均勻噴霧防治;或使用15%噠螨靈乳油2500至3000倍液均有較好的防治效果。但注意,不要使用敵敵畏清除,因為敵敵畏對于紅蜘蛛有刺激增殖的作用。也不要用菊酯類的農藥,因為對于紅蜘蛛的防治是無效的。
2、棉大卷葉螟
棉大卷葉螟會咬食蜀葵的葉片,使植物生長衰弱,嚴重時死亡。
防治方法:發現幼蟲卷葉結包時捏包滅蟲。發現時可噴施含量為16000IU/毫克的Bt可濕性粉劑500至700倍液,或25%滅幼脲懸浮劑1500至2000倍液,或20%米滿懸浮劑1500至2000倍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