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白花蛇舌草形態特征

1、枝葉特征

白花舌蛇舌草屬于一年生的草本植物,株高在15~50厘米,莖稈纖細,略帶方形或圓柱形,干凈無毛,葉片呈對生,帶有短柄或無柄,呈線形至線狀披針形,長度在1.3~3.5cm,寬1~3mm,為革質葉片。

2、花朵特征

白花蛇舌草的花朵為單生或2多生于葉腋間,無柄或接近無柄,花萼呈筒狀,裂片邊緣無毛,花冠呈漏斗形,顏色呈純白色,先端深裂禿凈,雄蕊有4個,柱頭淺裂,呈半球狀分布。

3、果實特點

白花蛇舌草的果實為蒴果呈扁球形,直徑在2~3mm,室裂開被,花萼宿存,種子呈棕黃色,極其細小,播種期需先和細沙混合進行拌種,以便被風刮走。一般會在每年8~10月結果。

4、生長習性

白花蛇舌草常生長在田野邊。原野;曠野;路邊;溝渠;河邊等陰涼潮濕處,適宜生長在溫暖潮濕的環境中,不耐干旱和水澇,在疏松肥沃的腐殖土中長勢較為旺盛,配土時,可將腐殖土;園土以及河沙土混合制作成栽培的基質。

二、白花蛇舌草藥用價值

蛇舌草的主要價值體現在藥理作用上:蛇舌草能顯著增強機體的免疫能力,如刺激網狀內皮細胞增生,使吞噬活躍,促進抗體形成,并使淋巴結、脾、肝等組織中嗜銀物質呈致密化改變。

有抗腫瘤作用,如對急性淋巴細胞型、粒細胞型、單核細胞型以及慢性粒細胞型的腫瘤細胞有抑制作用,對吉田肉瘤和艾氏腹水癌有抑制作用。

雖然蛇舌草的體外抗菌作用不顯著,高濃度煎劑對綠膿桿菌、傷寒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變形桿菌、痢疾桿菌、流感桿菌、肺炎球菌、溶血性鏈球菌、奈氏球菌有抑制作用。此外,又能增強腎上腺皮質功能,并有鎮痛、鎮靜、催眠作用。

三、白花蛇蛇草的功效

1、抗菌消炎

白花蛇舌草進入身體之后具有抗菌消炎的功效。它的有效成分能夠刺激體內網狀內皮系統進行增生,同時還可以促進吞噬細胞的吞噬能力。不過,如果將百花蛇舌草在體外使用,那么抗菌的效果并沒有那么強,僅僅是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具有輕微的抑制效果。

2、抗腫瘤

經醫學研究表明,白花蛇舌草具有很強的抗腫瘤特性。白花蛇舌草的有效成分,會抑制腫瘤細胞的呼吸作用,使腫瘤細胞代謝緩慢,其次是破壞腫瘤細胞的DNA,抑制腫瘤細胞的增殖,有抗癌的作用。

3、有利腸胃疾病

白花蛇舌草有治療盲腸炎的功效,除此之外,服用白花蛇蛇果對于一切腸病都有一定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