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冰花是一種一年生草本植物,高20-70厘米,臺灣山地的茶農在種植茶葉,特別是臺灣特有的高山云霧茶時,需要在茶山周邊、甚至是茶葉植株的附近就輔助的種上“魯冰花”這種植物,原因是這種植物據(jù)說可以幫助茶葉健康生長,并且可以讓茶葉具有芳香甜美的作用。
魯冰花為掌狀復葉,多為基部著生,小葉10~17枚,披針型至倒披針型,葉質厚,葉面平滑,背面具粗毛。總狀花序頂生,高度40~60厘米,尖塔型,花色豐富艷麗。
常見紅、黃、藍、粉等,小花萼片2枚,唇形,側直立,邊緣背卷;龍骨瓣彎曲。莢果長3~4厘米,種子較大,褐色有光澤,形狀扁圓。園藝栽培品種較多。原產北美,多生長于沙地的溫帶地區(qū)。
魯冰花主要分布于北美洲西部、南美洲、地中海地區(qū)以及非洲,葉子由很多生長在葉柄兩側的羽毛狀小葉構成,開漂亮的白色,藍色,黃色,或紫色花朵。有一些羽扇豆品種是栽種在花園里的,在歐洲有一些栽培的羽扇豆是用作草料的。有一種叫做矢車菊的品種是德克薩斯州的州花。
魯冰花是豆科中的一個屬,這類植物大多為多年生草本植物,高約0.3到1.5米;另外也有少數(shù)為一年生植物,且有些為灌木,可長到3米以上高度。與其他許多豆科植物一樣,羽扇豆也參與固氮作用。
生長習性:性喜涼爽,陽光充足,忌炎熱,稍耐陰。深根性,少有根瘤。生于沙質土壤,要求土層深厚、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酸性砂壤土質(ph值5.5),中性及微堿性土壤植株生長不良。
魯冰花植株最高可以長到70厘米左右,喜歡生長有通風性能良好陽光充足的環(huán)境中,不宜在炎熱的環(huán)境中生長,很容易枯萎,尤其是花期容易讓花朵無光澤泛黃。對于土壤要求不是很高,最好是土層深厚土壤,因為魯冰花屬于深根植物,不能在中性及微堿性土壤中種植會讓它生長不良。
魯冰花的作用用途
1、盆栽觀賞:魯冰花植株勻稱、葉片茂盛的矮生品種的出現(xiàn)拓寬了羽扇豆的市場推廣范圍,使其有機會走進普通家庭,加上它所賦予的特殊寓意,相信人們會對其加倍的鐘愛。
2、插花使用:魯冰花豐富的植物材料歷來就是花藝大師創(chuàng)作的重要素材,隨著羽扇豆種植量的不斷加大,其作為切花的使用價值逐步被人們注意和發(fā)現(xiàn),實現(xiàn)切花的栽培生產。
3、經濟用途:莖葉主要用于青飼和放牧,也制作優(yōu)良青貯,為豬和乳牛良好的飼料。種子是含蛋白很高的精飼料,并用作綠肥和覆蓋作物,也是蜜源和觀賞植物。
魯冰花的養(yǎng)殖方法
土壤調節(jié):依據(jù)魯冰花的生長習性,栽培過程中控制和調節(jié)栽培基質的酸堿度(ph值)對于羽扇豆的正常生長與開花至關重要。一般情況下較簡便有效的調節(jié)方法就是對栽培基質施用硫磺粉。由于硫磺在基質中需一定時間的分解(約40天以上)才能起到調節(jié)作用,因此施用應盡早進行。
一般在移苗后2~3片真葉出現(xiàn)時開始,施用量視栽培基質原有的酸堿度而定。另外,硫酸亞鐵、硫酸鋁等酸性肥料雖具有短期內降低ph值的效果,但過高的鹽離子濃度會對植物根系造成毒害,生產中要較少使用。
在定植以前視長勢情況應進行1至2次的換盆,盆缽的選用最好為高桶盆,以滿足直根性根系的生長需求,確定合理的種植擺放密度。針對秋播種植,越冬時應做相應的防寒措施,溫度宜在5℃以上,避免葉片受凍害,影響前期的營養(yǎng)生長和觀賞效果。
羽扇豆性喜涼爽,加上本身又屬于多年生植物,因此在夏季應特別注意,防止高溫多濕、陽光灼曬造成的葉片發(fā)黃、植株生長矮小甚至死亡。開花期的園林應用中也可直接將其栽于林間樹下、涼爽通風處,方便夏季管理。盆栽觀賞后,要及時剪除殘余花穗和枯老葉片,控制肥水,做好高溫期遮陰防護,確保安全越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