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功勞,為小檗科十大功勞屬植物,可做盆栽,園林種植及藥用。別名:狹葉十大功勞、細葉十大功功勞、黃天竹、土黃柏、貓兒刺、土黃連、八角刺、刺黃柏、貓兒頭(皖南俗稱,貓刺葉)、刺黃芩。

功勞木,十大功勞、山黃芩、西風竹、刺黃連。生于海拔350-2000米的山坡林下及灌木叢處或較陰濕處,陰生,通過種子繁殖。可入藥,清熱解毒、消腫、止瀉腹瀉、痢疾、黃疸肝炎、燒傷、燙傷和瘡毒。

十大功勞葉形奇特,典雅美觀,盆栽植株可供室內陳設,因其耐陰性能良好,可長期在室內散射光條件下養植。在庭院中亦可栽于假山旁側或石縫中,不過最好有大樹遮陰。

十大功勞枝干挺直,葉形奇異黃花成簇。可點綴于假山上或巖隙、溪邊。也可在北門口、窗下種植及林蔭下配植。盆栽可用于會場布置,室內裝飾。根、莖可入藥。花期7-8月,11月下旬果實成熟。

生長習性:十大功勞屬暖溫帶植物,具有較強的抗寒能力,不耐暑熱。喜溫暖濕潤的氣候,性強健、耐蔭、忌烈日曝曬,有一定的耐寒性,也比較抗干旱。它們在原產地多生長在陰濕峽谷和森林下面,屬陰性植物。喜排水良好的酸性腐殖土,極不耐堿,怕水澇。

土壤要求不嚴,在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沙質壤土上生長最好。十大功勞具有較強的分蘗和側芽萌發能力,每年每株萌發2~3枝不等,并且當年高度可達到20cm左右。生于山坡溝谷林中、灌叢中、路邊或河邊。海拔350-2000米。

十大功勞的繁殖方式

播種育苗:野生的十大功勞越來越少,在園林苗圃生產中大量繁殖苗木時采用此法。十大功勞播種育苗主要是把握好采種時間、種子處理方法、播種覆土厚度和播后的精心管理。

可于5月待其果實成熟時,采下卵形漿果,稍加堆放后,與細沙混合搓揉,或用溫水浸種,漂洗去果皮、果肉及空癟的種粒,然后撈出飽滿種粒,陰干后放在布袋中,掛在陰涼通風的干燥處貯藏。

入冬后將種子低溫沙藏至翌春,3月播下,播后覆土1-2cm,洇透水后放在半陰處,約1個月發芽。也可在種子處理完成后直接進行播種,播在半陰環境下,于苗床條播,覆土3~5cm。

種子發芽適溫為15-25℃,50d左右可發芽出苗。苗床要平整,土粒要細碎,開溝播種。當年生苗高一般可達8~10cm,越冬期間稍加防寒,留床再培育一年,第2年方可擴距移栽。實生苗通常要培育4-5年方可開花結果。

扦插:少量繁殖可用扦插法。硬枝扦插宜于2~3月份進行,在5-6月用半硬木的枝條進行扦插。剪取1-2年生健壯枝條,截成長15cm左右的穗段,2/3插入沙壤苗床里,保持苗床漫潤,5月份開始搭棚遮蔭,晴天每天進行噴霧保漫,播后約過2個月即可生根。

嫩枝扦插可于梅雨季節進行,選擇當年生已充實的枝條,或用一年生枝條,長15~20cm,苗床溫度控制在25~30℃,一個月后即可生根,成活率可達90%以上。枝條用生根劑處理,生根率可達90%以上。

分株:分株可在10月中旬至11月中旬或2月下旬至3月下旬進行,也可結合春季換盆進行分株。將地栽叢狀植株掘起,或把盆栽大叢植株從花盆中脫出,從根莖結合薄弱處剪開或撕裂,每叢帶2-3個莖桿和一部分完好的根系,對葉片稍作修剪后,進行地栽或上盆。

快繁:隨著中成藥生產規模的擴大,對十大功勞植株需求量日益增大,野生十大功勞面臨嚴重資源短缺。十大功勞通常采用無性繁殖,因此通過生物技術手段進行十大功勞的快速繁殖,并實現規模生產將是解決這一矛盾的有效途徑,對開展十大功勞的人工繁殖研究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將為十大功勞的快速繁殖提供基本理論依據。

病害防治:十大功勞抗病蟲害能力強,在同時試驗的其他種類如石楠,受到蚜蟲等危害時,十大功勞沒有受到侵染。應及時疏溝排水,降低田間濕度,保持通風透光,增強植株抗病力。主要病蟲害有:枯葉夜蛾、蓑蛾、十大功勞炭疽病、斑點病等。

葉夜蛾和大蓑蛾,用90%敵百蟲原藥1000倍液噴殺。炭疽病可用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噴灑。蚧蟲期噴灑敵敵畏、亞安硫磷等藥劑。清除病落葉,燒毀。發病期噴灑波爾多液或百菌清等藥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