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蘭為多年生草本植物,鱗莖肥大,近球形,直徑5-10cm,外皮淡綠色或黃褐色。對蘭是石蒜科朱頂紅屬的多年生草本植物,鱗莖肥大,近球形,直徑5 - 10cm,外皮淡綠色或黃褐色。

葉片兩側對生,帶狀,先端漸尖,2-8枚,葉片多于花后生出,長15-60cm,對蘭由于多不同的品種,被廣泛盆栽,具有很高的觀賞價值。對蘭原產秘魯和巴西一帶,現廣泛栽培。

形態特征:對蘭葉片兩側對生,帶狀,先端漸尖,2-8枚,葉片多于花后生出,葉片長15到60厘米,對蘭總花梗中空,被有白粉,頂端花2朵,對開,故稱對蘭,花喇叭形,花期有深秋以及春季到初夏,甚至有的品種初秋到春節開花。

對蘭總花梗中空,被有白粉,頂端著花2-6朵,花喇叭形,花期有深秋以及春季到初夏,甚至有的品種初秋到春節開花(白肋對蘭)。現代栽培的多為雜種,花朵碩大,花色艷麗,有大紅、玫紅、橙紅、淡紅、白、藍紫、綠、粉中帶白、紅中帶黃等色;

其花色除純藍、純黑、純綠外已經可以覆蓋色譜中其余的所有顏色。花徑大者可達20cm以上,而且有重瓣品種;對蘭品種繁多不遜郁金香;花色之齊全超過風信子;花型奇特連百合也遜色;花葉雙藝乃球根罕見。可見其綜合性狀乃球根花卉之首。

生長習性:對蘭喜溫暖濕潤氣候,生長適溫為18℃- 25℃,忌酷熱,陽光不宜過于強烈,應置蔭棚下養護。怕水澇。對蘭冬季休眠期,要求冷涼的氣候,以10℃-12℃為宜,不得低于5℃。喜富含腐殖質、排水良好的砂壤土。

對蘭的病害防治:對蘭主要病害有病毒病、斑點病和線蟲病。斑點危害葉、花、花葶和鱗莖,發生圓形或紡錘形赤褐色斑點,尤以秋季發病多。應摘除病葉;栽植前鱗莖用0.5%福爾馬林溶液浸2小時,春季定期噴灑等量式波爾多液。

病毒病致使對蘭根、葉腐爛,可用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700倍液噴灑。線蟲主要從葉片和花莖上的氣孔侵入,侵入后引起葉和莖花發病,并逐步向鱗莖方向蔓延。鱗莖需用43℃溫水加入0.5%福爾馬林浸3-4小時,達到防治效果。蟲害有紅蜘蛛危害,可用40%三氯殺螨醇乳油1000倍液噴殺。

葉片出現黃斑:對蘭入夏后葉尖會出現黃斑,而后向下蔓延,用慶大霉素涂揩亦無效,是什么原因呢?原來,有的對蘭葉色是常綠的,也有綠中帶黃斑條的,俗稱“金邊對蘭”,如果葉色是這樣的,生長又比較平滑正常,那就不是什么病癥;如果從葉尖開始向下逐步枯焦,就是得病了。

造成病害原因:烈日曝曬,盆土又經常過濕。施入了未經發酵腐熟后的“過肥”或純磷質肥。防治方法:對蘭不應放在烈日下曝曬,盆土不應經常澆水,不能施入未經發酵腐熟的肥料,不能施純磷質肥。

防止對蘭夾箭:對蘭因其花碩色艷,且于早春綻放,故深受人們的喜愛。但如管理不善,往往會使其花箭夾于葉片中而難以挺立綻放。因此,培養時應注意:


須讓對蘭有充分的光照,待其長出新葉后,每周施1次以磷、鉀為主的肥料,如枯餅、骨粉、腐熟魚雜液等。少施或不施氮肥,以免葉片徒長,影響花芽的分化和開花。直至花箭抽出方可停止施肥,否則易出現提前落花、落蕾的現象。

在對蘭生長和開花期,應保持盆土濕潤,以確保開花及生長時對水分的需求。當花箭長、花朵大且多時,為防止其斜、伏,應設立支柱護之。花謝后及時從花箭基部剪除,避免植株體內養分消耗,以利萌生新的花箭。

對蘭的文化背景

概述:近年來,歐美園藝學家為方便養花者,將對蘭專門生產成罐裝花卉。至今,在歐洲生產量較大,主產國荷蘭1995年對蘭的銷售產值達到1910萬美元,比利時.德國.法國.西班牙均有一定產量。在亞洲,印度東部地區生產對蘭鱗莖,但生產設施落后,質量較差。

中國在1912-1949年期間,南京、上海等地已有對蘭的盆栽觀賞,20世紀70年代開始在中國南方栽植露地庭園四周,作為景觀欣賞。近年來,中國各地從國外引進不少優良品種,不少是適合盆栽觀賞的矮生品種,為開發利用對蘭創造了條件。

對蘭的作用用途:對蘭葉厚有光澤,花色柔和艷麗,花朵碩大肥厚。適于盆栽陳設于客廳、書房和窗臺。對蘭由于多不同的品種,被廣泛盆栽,具有很高的觀賞價值。對蘭在中國南方栽植露地庭園四周,常作為園林景觀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