繡線菊又名馬尿騷、螞蝗草、螞蝗梢等,屬薔薇目、薔薇科直立灌木,高達2米。嫩枝被柔毛,老時脫落;冬芽有數枚褐色外露鱗片,疏被柔毛葉長圓狀披針形或披針形,葉片長圓披針形至披針形,花序為長圓形或金字塔形的圓錐花序。

花瓣粉紅色,花期6-8月,果期8-9月。繡線菊在東亞、歐洲東南部均有分布。繡線菊子、葉、根都可作藥用,有祛風清熱、明目退翳的作用。繡線菊也是蜜源植物,可豐富人們的飲食生活。

形態特征:繡線菊的花序為長圓形或金字塔形的圓錐花序,長6-13厘米,直徑3-5厘米,被細短柔毛,花朵密集;花梗長4-7毫米;苞片披針形至線狀披針形,全緣或有少數鋸齒,微被細短柔毛;花直徑5-7毫米;萼筒鐘狀;

萼片三角形,內面微被短柔毛;花瓣卵形,先端通常圓鈍,長2-3毫米,寬2-2.5毫米,粉紅色;雄蕊50,約長于花瓣2倍;花盤圓環形,裂片呈細圓鋸齒狀;子房有稀疏短柔毛,花柱短于雄蕊。繡線菊的花期6-8月,果期8-9月。

生長習性:繡線菊適應性強,栽植范圍廣,對土壤要求不嚴,但以深厚、疏松、肥沃的壤土為佳。繡線菊喜光,不耐陰,在遮蔭條件下,葉子變薄、變綠而失去應有的觀賞價值。較耐旱,不耐水濕,抗高溫,在夏季35℃以上的酷暑環境下,雖然生長緩慢,但仍不失其觀賞價值。喜溫暖濕潤的氣候和深厚肥沃的土壤。萌蘗力和萌芽力均強,耐修剪。

繡線菊的繁殖方式:播種、分株、扦插均可。繡線菊可采用種子繁殖或扦插繁殖。待種子成熟后采下即可播種,出芽率較高,一般情況下第二年可成苗。如需大量苗木,最好采用扦插繁殖。中華繡線菊與其他菊科植物一樣,扦插成活率比較高,除冬季外均可繁殖。

但在5~9月帶2片葉片扦插效果最佳。扦插基質可選用保水性能較好的珍珠巖、蛭石或河沙。選取生長健壯、充實的當年生枝條做插穗,浸泡ABT生根粉50ppm,插后澆透水并定時進行葉面噴霧。5~9月扦插一般15天左右即可生根,成活率在80%以上。

生長期管理:繡線菊每年施肥兩次,一次是冬肥,在冬季或早春實施有機肥;另一次在落花后,追施肥料。一般繡線菊樹施肥,可采取穴施的方法,即在樹冠:正投影線的邊緣,挖一條深約10厘米的環形溝,將肥料施入。

此法既簡便又利于根系吸收,以后隨著樹的生長,施肥的環形溝直徑和深度也隨之增加。要求排水透氣良好,適時中耕。可根據樹的需求合理澆水,噴施新高脂膜保肥保墑。

修剪養護:修剪主要是剪去枯萎枝、徒長枝、重疊枝及病蟲枝。繡線菊非常能抗寒,抗旱、如果你對枝葉進行了修剪,那么,那么繡線菊又會很努力的生長出新的枝葉來。修剪后的枝條要及時用愈傷防腐膜,使其傷口快速愈合,防止雨淋后病菌侵入,導致腐爛。

在花芽分化期,噴施促花王3 號,能把植物營養生長轉化成生殖營養、抑制主梢瘋長,促進花芽分化,多開花。繡線菊安全越冬,須噴灑護樹將軍保護樹體防凍、驅逐越冬病毒、蟲害著落于樹體繁衍,催促果樹早冬眠,恢復元氣。

繡線菊的園林用途:繡線菊枝繁葉茂,葉似柳葉,小花密集,花色粉紅,花期長,自初夏可至秋初,嬌美艷麗,是良好的園林觀賞植物和蜜源植物。

繡線菊的花語:繡線菊又叫螞蝗梢,是典型的兩性花,花色于白色這種顏色為主,花期比較長,所以常用來做園林景觀栽培種植。關于繡線菊的花語的由來有好幾個版本,其中一種據說是因為繡線菊非常能抗寒,抗旱、如果你對枝葉進行了修剪。

那么繡線菊又會很努力的生長出新的枝葉來,繡線菊就是依靠這種努力、這種頑強而讓自己的美麗的花朵永存人間的。所以,我們在欣賞繡線菊的漂亮的花朵的時候,不妨也一起學習一下繡線菊的努力和頑強的斗志。這些,才是我們最終想要得到的東西。繡線菊的花語和象征代表意義:祈福、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