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蝶蘭是花卉中最美麗的花,用它來修飾家居是無可置疑的做法,它的美麗可以勝過任何一種花,有白蝶蘭的家是多么的美麗和有生氣是可以想象得到的,同時,它可以凈化家居,吸收空氣中的廢氣,然后釋放出我們需要的氧氣,達到了一種換氣的效果。

白蝶蘭有鴻運當頭,永結(jié)同心的意思,白蝶蘭表示仕途順暢、幸福美滿,條點白蝶蘭代表事事順心、心想事成,白蝶蘭還有事業(yè)發(fā)達、生意興隆的寓意,而迷你白蝶蘭能傳遞快樂天使和風化正茂的祝福。

白蝶蘭的養(yǎng)殖方法

春季的管理:春天是白蝶蘭的開花期,如果要使白蝶蘭在冬天開花,溫度必須保持在15℃ 以上,否則只能在春天開花。開花時,花朵自下而上按順序開放,但若遇到連續(xù)低溫,則只能開放數(shù)朵即停止。此季花株的新葉新根尚未長出,與冬季的形態(tài)相同。

栽培場所:白蝶蘭不喜歡強烈的光照,因此在溫室栽培時,自早春起即應架設一層遮光網(wǎng)遮蔭,遮光率約為50-60%。如果溫室玻璃的內(nèi)側(cè)貼有塑料布,春天中期再架設遮光網(wǎng)也不遲。

澆水:春天是蘭根生長最旺盛的時期,因此當水苔、樹皮等植材表面呈現(xiàn)干燥時,就要及時補水。白蝶蘭的根與其他草花類不同,不喜歡長期浸水,必須等到植材表面完全干燥后再澆水,或改以表面噴霧方式來澆水,這樣做不但不會傷及蘭株,而且更有助于提高溫度,幫助其蓬勃生長。

澆水原則:小苗出瓶種植噴藥后3天內(nèi)不澆水,近中午濕度低于65%時可向地面噴水。或用噴藥機向葉面噴霧,以葉面不流水為宜。只要花盆手感不太輕,看出膠盆內(nèi)壁仍有水珠凝結(jié)時,都可以不澆水,但第二次噴藥應在澆過一次水后為宜。

一般控制在種后約6至7天澆第一次水,且要用噴頭反復澆灑。澆后第二天應巡查,對部分漏澆蘭苗補水。秋季澆水一般在上午進行;春季氣溫偏低時可在近中午進行。澆水時應注意使蘭苗葉片上的水分在天黑前干燥。由于此季節(jié)的夜溫較低,葉心若有積水,則容易腐爛,因此應避免晚上澆水。 

肥料:一般春天只施液體肥料,但開花時期則不施肥。在花期后,株基長出新根時才開始繼續(xù)施用液體肥料,每周一次。新種小苗一個月內(nèi)不要施肥。滿一個月后,第一次施肥用10:30:20或者9:45:15花多多1000倍液噴施葉面肥,以促使新根長出。

以后約7至14天噴一次葉面肥,用30:10:10或20:20:20花多多4000倍液,輪流使用。當春末新葉長出后,使用油渣和骨粉混合而成的固體有機肥,需少量。如果過早施用固體有機肥料,反而容易傷根。

蟲害防治:春季預防腐病的發(fā)生,應定期噴灑殺菌劑,同時要注意蛞蝓對根的危害。瓶苗出瓶種植后,即噴90%四環(huán)素3000倍液。當天出瓶未種完的苗應攤開噴藥。一周后再噴一次。以后2至4周噴藥一次,用藥為80%鋅錳乃浦(大生)500倍液,或66%普力克1000倍液,或50%施保功6000倍液。

換盆:白蝶蘭為單莖性蘭,幾乎不長子株,所以不用進行分株,換盆即可。對下葉掉落的蘭株、生長衰退的蘭株,或是植材已老舊的蘭株均需換盆。通常2-3年換盆一次,最適當?shù)臅r期就是當開花終了,新根開始長出的晚春到初夏這段時間。

始換盆時,應該對白蝶蘭苗進行一些前期處理,即在換盆前一個星期左右停止施肥、灌水,使介質(zhì)盡量保持干爽,但不能讓介質(zhì)完全干燥,蘭苗脫水介質(zhì)的干度大約在七八成之間為宜。換盆時,新鮮水苔要經(jīng)過一定時間浸泡和消毒,脫水至八成干后,方能用換盆操作,且不易傷根。

換盆時,首先沿盆子周圍捏幾下,使根和盆壁脫離,然后用手指從盆底擠壓,同時往植株的苗基部,輕輕一用力,便能將植株完好地拔出,根也很少會斷。將舊的植材去除,但不要傷及根部。

舊的莖和老根也要加以整理切除。為了使排水良好,可在盆底部放置1/3的塑料泡沫塊,以利排水。接著用水苔將塑料泡沫塊包起放在蘭根下,將根平均攤開種入盆中,覆以松軟的水苔。

注意不可包裹的過緊,大約是能在上盆壓緊后,會使植株東倒西歪。水苔以七成緊為佳,即用手捏盆,不感費力,用手壓水苔,還能往下再擠壓,這樣的程度有利于管理和根系的生長。

換盆后半個月內(nèi),要放置在溫度高的半蔭處,不宜立即灌水或施肥,而是先噴一次殺菌劑,劑量大一點,大約一星期后,新根開始長出時,才可以用低濃度的肥水灌透一次,以后進行正常化管理。

夏季的管理:當平均溫度達到18℃ 以上時,白蝶蘭生長活動最旺盛,因此夏季是其生長的最快時期。白蝶蘭是由蘭株的中央長出新葉,因此要經(jīng)常觀察是否長出新葉,這與肥料施放地時期有很大的關系。

栽培場所:由于白蝶蘭自生于沒有強光照射的環(huán)境中,不喜歡強烈的陽光,因此在溫室栽培時,要使兩層遮光網(wǎng)遮蔭,遮光率約為70-80%。夏季由于高濕,放在溫室栽培時要特別注意通風換氣,可使用抽風機來幫助空氣的流通。白蝶蘭性喜白天高溫、夜間溫度下降的生長環(huán)境。注意在夏天的夜晚溫室內(nèi)不要過于悶熱,否則容易造成蘭株變?nèi)酢?

澆水:換盆初期應控水促根,直到蘭盆手感明顯較輕,水草已較干時才可澆水。盆邊未見新根伸展時,應保持偏干。夏季高溫時節(jié),且新根、新葉已生長迅速時,水分可偏濕。每次澆水隔天應巡查補水,防止漏澆的蘭苗失水萎縮。

陰雨天濕度大,即使植料偏干,也可不澆水。即使是用同樣大小的盆缽種植,但每盆的葉片數(shù)和根量也有不同,故澆水時要根據(jù)具體情況逐盆澆水。

肥料:夏季是白蝶蘭的生長期,千萬不可忽略肥料的施用。應使用稍薄的液體肥(1500-2000倍)每周一次。中苗一般于換盆10天后開始施葉面肥,所用肥料同小苗。濃度掌握在1500至2000倍液,10至15天一次。待新葉、新根生長迅速時,肥液方可施入植料,但兩次施肥中間應澆一次透水。

病蟲害防治:白蝶蘭喜歡微風吹動,稍微悶熱即會患軟腐和黑點病,因此本季要定期噴灑殺菌劑加以預防。噴灑時期以新葉開始生長時為最佳。是否長出新葉與肥料施放的時期有很大的關系。

一般可用90%四環(huán)素3000倍液噴灑。噴后3天內(nèi)不可澆水,7至10天后再噴一次。以后每2至4周噴一次殺菌劑,用藥同小苗。藥液不要在水草干透時噴施。因為噴后一般三天內(nèi)不可澆水。 

秋季管理:白蝶蘭由于遲至春天才開始生長,所以其生長休止期也較遲。一般洋蘭到10月左右即開始停止生長,但此時白蝶蘭仍會長出新根和新葉,直到晚秋才會停止生長。

栽培場所:秋天和夏天不同,不但日照量少而且很短,如果仍以兩層遮光網(wǎng)遮蔭則顯太暗。因此中秋以后取下一層,遮光率降至50-60%為宜。

澆水:秋天比較干燥,植株澆水后也很容易干枯,為了持續(xù)生長活動,仍需充足的水分,但每次不可給予太多。如果兼用葉面噴霧,對蘭株更有幫助。利用水苔或樹皮種植時,其干燥的程度差異很大,因此要特別注意種植材料的情況而給予適當澆水。保持見干見濕。

肥料:繼續(xù)使用液體肥料1000倍,每周一次,直到10月上旬為止,生長較慢的品種,可延續(xù)施到10月底,但不宜過遲,過遲會減少開花,并延遲開花的時間。肥料初期以30:10:10花多多為主。

以后逐漸以20:20:20花多多為主,濃度可提高到1000至1500倍液。間隔7至14天一次。新根未出現(xiàn)在盆邊時不要將肥液施入植料中。新葉快速生長時,可7至10天施肥一次。但注意連續(xù)陰雨天時不應施肥,以防徒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