叢生風鈴草(學名:Campanula carpatica Jacq.):植株高20-40厘米。基生葉圓心形,葉片上部較窄成圓卵形;花朵單生,有較長的花梗;花萼裂片鉆形;花冠寬鐘狀,白色,藍色,粉紅色或紫色。花期3-8月。生于草地、林地和山地中。產喀爾巴阡山地區至東歐。

生長習性:生于草地、林地和山地中。喜生長在陽光充足、排水良好但土壤潮濕的環境,具有極度耐寒的優良品質,能耐-20-2°C低溫。對土壤要求不嚴,以含豐富腐殖質、疏松透氣的沙質土壤為好。基質pH值在5.5~6.2之間為宜。

叢生風鈴草的繁殖方式:分株繁殖是多年生風鈴草增殖的最簡單方法,特別是地下根莖發達的種類。由根莖上的隱芽萌發出新芽,帶著根段分栽新芽,即成獨立的新植株;

分株繁殖的季節以春季植株返青后,新芽陸續出土有2-3片小葉時為好;生態環境優良的株叢到栽植的第3年時已十分擁擠,必須分栽,否則,株叢過密,通風不良,莖細葉小,植株到伏,開花不良,甚至遭受病蟲危害。在種源稀缺的情況下,春季也可用扦插法繁殖,插條極易生根。

叢生風鈴草的養殖方法

土壤:叢生風鈴草是一種很好養的植物,它對土壤的要求也不是特別的高,一般我們種植叢生風鈴草,最好是使用富腐殖質,疏松、透氣性較好的沙質土壤中,叢生風鈴草的酸堿性最好是基質ph值是5.5-6.2是最合適的。

可以找一些土壤,然后在其中添加失靈的石灰來作為培養微堿性土壤的基質,叢生風鈴草的栽培土壤可以使用田園土,或者是腐熟的甘蔗渣,然后加入少許的石灰培養即可。

上盆:一般等到叢生風鈴草的新芽葉子長出5~6片的時候,就可以上盆了,最好是采用9~11cm的花盆來種植叢生風鈴草。上盆的時間最好是下午的四點左右,或者是在陰天進行也可以,在種植叢生風鈴草的時候不要栽種過深。

另外上盆的時候一定要給叢生風鈴草澆充足的水,這樣有利于叢生風鈴草植株和土壤的充分接觸。在前期叢生風鈴草剛剛種植的時候不要進行強烈的光照,可以適當用遮陽網對叢生風鈴草做適當的這樣工作。

陽光:叢生風鈴草是一種喜光植物,所以一定要保證有充足的光照,一般是要保證叢生風鈴草半天的光照,著啊魚干女能夠讓叢生風鈴草的花朵盛開,在光照充足的條件下,叢生風鈴草的生長會更為整齊、繁茂,同時花色也更為艷麗。

溫度:叢生風鈴草比較喜歡充足、自由的光照條件,喜歡比較潮濕的土壤,因為叢生風鈴草具有一定的耐寒能力,在零下二十攝氏度到二攝氏度的低溫環境下依然能夠頑強地生長,其實叢生風鈴草的種植是很輕松的。

澆水:叢生風鈴草比較喜歡濕潤的土壤,所以要注意澆水,澆水的量和天氣以及土壤的干濕度有關系。叢生風鈴草的盆土要保證見干見濕,澆則澆透的原則,要切忌不要有積水的出現。

施肥:叢生風鈴草對肥料的要求不高,一般可以在種植叢生風鈴草一周左右的時候對它施一次濃的氮肥和鉀平衡肥,但量不要過多,在生長期的時候,每半個月對它施一次稀薄的腐熟肥、餅液肥、人糞肥。

在叢生風鈴草花期要施一些鉀肥、磷肥等等復合肥,這樣有利于它花朵的生長更為茂盛。在冬季、夏季的時候,要停止施肥,否則會影響到它的生長。

修剪:風鈴草是不需要進行生長調節和摘心處理的,在早期生長的過程中風鈴草的外觀凌亂,但在后期生長過程中會自然調整整齊緊湊。

叢生風鈴草的養護管理

苗期管理:風鈴草育苗需要相對干燥的條件,否則極易發生病害而導致幼苗成批死亡。當小苗長出2片葉時,可結合除草進行問苗,使小苗有一定的生長空間。如幼苗生長過密,容易徒長倒伏,影響日后生長。

出苗后降低濕度,基質應稍潤濕,但不應浸透。苗期太濕易發生猝倒病,苗期過于干燥小苗會因缺水而萎蔫。一般在兩次澆水間可讓基質稍干燥為宜。風鈴草只需少量施肥,如需幼苗快速生長,可用30~50ppm鈣氮肥噴施。

風鈴草發芽不需光照,發芽后要逐漸接受陽光,使小苗能進行光合作用。發芽適溫在白天為20℃~22℃,夜間為16℃。溫度低于15℃ 以下小苗生長不良,葉片枯黃,需在溫室播種養護。

以肥沃濕潤、排水良好的沙壤土生長最佳,土壤以微酸至微堿性為適,pH值為5.5~6.2。由于廣東土壤多為強酸性,在種植時宜施適量石灰,以中和pH值。栽培基質配制用園土、甘蔗渣(腐熟) 、雞糞(腐熟) 以6:3:1的比例再加少量石灰拌勻。

上盆后管理:當幼苗長出5~6片真葉時可移栽上盆,用口徑為9~11cm的花盆進行移植。移植一般在陰天或下午4點以后,種植時不要太深。種后需馬上澆足定根水,使小苗與基質充分接觸,如陽光太強,需用遮陽網適當遮蓋3~4天。

風鈴草早期生長較為零亂,但在后期生長中植株會自然整齊緊湊。風鈴草在生長過程中可不摘心,也可作摘心處理。如需摘心,可在幼苗長至6~8cm 左右時進行,以縮短植株高度,增加側枝及花朵數量。

澆水時要做到適時適量,根據盆內基質干濕度情況和天氣的變化進行。澆水時盆土要見干見濕,澆則澆透,但不要使盆內積水。陰雨天要少澆或不澆,氣溫高、蒸發量大時要多澆,反之則少澆。

植株需肥量中等。種后每周交替施用濃度為150~ 200ppm 的氮肥和鉀平衡肥,應避免銨和氮的含量過高。生長旺盛期每15~20天施一次稀薄腐熟餅液肥或人糞液肥。花前增施含磷、鉀的復合肥,可防止花期倒伏。

冬季和盛夏則應停止施肥。風鈴草喜長日照,每天14小時光照可以自然開花。風鈴草在陽光充足條件下,植株生長整齊,高度一致,開花整齊,花色鮮艷。半陰條件下,植株生長偏高、花序伸長、花色較淡。冬季無霜的條件下,室內或室外溫度可保持在3℃~5℃ 。室外栽培需覆蓋,3℃ 以下生長緩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