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鐘花(學名:Forsythia viridissima Lindl.):藥材基源:為木犀科植物金鐘花的果殼、根或葉。采收和儲藏:果,夏、秋季采收,灑干;根,全年可挖取,洗凈,切段,鮮用或曬干;葉,春、夏、秋季均可采集,鮮用或曬干。

生態環境:生于山坡灌叢中、溪岸、林緣。資源分布:分市于江蘇、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及云南。功能主治清熱;解毒;散結。主感冒發熱;目赤腫。

金鐘花是落葉灌木,高可達3米,全株除花萼裂片邊緣具睫毛外,其余均無毛。枝棕褐色或紅棕色,直立,小枝綠色或黃綠色,呈四棱形,皮孔明顯,具片狀髓。

葉片長橢圓形至披針形,或倒卵狀長橢圓形,長3.5-15厘米,寬1-4厘米,先端銳尖,基部楔形,通常上半部具不規則銳鋸齒或粗鋸齒,稀近全緣,上面深綠色,下面淡綠色,兩面無毛,中脈和側脈在上面凹入,下面凸起;葉柄長6-12毫米。

花1-3(-4)朵著生于葉腋,先于葉開放;花梗長3-7毫米;花萼長3.5-5毫米,裂片綠色,卵形、寬卵形或寬長圓形,長2-4毫米,具睫毛;花冠深黃色,長1.1-2.5厘米。

花冠管長5-6毫米,裂片狹長圓形至長圓形,長0.6-1.8厘米,寬3-8毫米,內面基部具桔黃色條紋,反卷;在雄蕊長3.5-5毫米花中,雌蕊長5.5-7毫米,在雄蕊長6-7毫米的花中,雌蕊長約3毫米。

果卵形或寬卵形,長1-1.5厘米,寬0.6-1厘米,基部稍圓,先端喙狀漸尖,具皮孔;果梗長3-7毫米。花期3-4月,果期8-11月。

金鐘花的花語:隱藏在心中的愛

栽培技術:用種子、扦插、壓條及分株繁殖均可,但以扦插繁殖最為方便,春季可用硬枝扦插,夏季也可用做枝扦插。田間管理:移栽時應強修剪,以減少水分、養分消耗,促使成活,干旱時適當澆水,夏季酌施肥料。

采收和儲藏:果,夏、秋季采收,灑干;根,全年可挖取,洗凈,切段,鮮用或曬干;葉,春、夏、秋季均可采集,鮮用或曬干。

藥用部位:生藥材鑒定 性狀鑒別 葉片多皺縮卷曲,展平后呈橢圓狀矩圓形至披針形,長5-14厘米,寬1.5-4厘米,先端銳尖,基部楔形,邊緣上都有鋸齒,上表面暗綠色,下表面淡綠色;葉柄長0.5-1厘米。氣微,味苦。

果實呈卵球形,長1-1.5厘米.直徑約1厘米,多開裂成兩分離的果瓣,每瓣中間有殘留的膜質中隔,先端向外反卷,基部鈍圓。表面黃棕色至黃褐色,有不規則的縱橫細脈紋,中部至頂部的縱溝兩側分布多數小瘤點,基部有果梗或果梗痕。質硬脆。

顯微鑒別:外果皮為1列細胞,切向延長,外被角質層。瘤點處可見薄壁組織隆起,外果皮于此處斷裂消失。中果皮為多列薄壁細胞、類圓形或長圓形,排列不規則;散有外韌型維管束。

內果皮為多列厚壁細胞,約占果皮厚度的1/2,細胞類方形、類長圓形,切向鑲嵌排列,孔溝明顯。內表皮為1列細胞,切向延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