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蘇樹(學名:Chionanthus retusus Lindl.et Paxt.):是木犀科流蘇樹屬的植物,是落葉灌木或喬木,樹形高大優美,枝葉茂盛,初夏滿樹白花,如覆霜蓋雪,清麗宜人。秋季結果,核果橢圓形,藍黑色。

近看,流蘇樹的葉為單葉對生,葉片橢圓形或長圓形,全緣,近革質。雌雄異株,圓錐花序生于側枝頂端;花冠白色,4深裂,裂片線狀倒披針形,雄花雄蕊2,雌花柱頭2裂。花期6-7月,果期9-10月。

由于流蘇樹的小花含苞待放時,其外形、大小、顏色均與糯米相似,花和嫩葉又能泡茶,故也稱作糯米花、糯米茶。適宜植于建筑物四周,或公園中池畔和行道旁。可盆栽,制作樁景。嫩葉可代茶葉作飲料。果實含油豐富,可榨油,供工業用。木材堅重細致,可制作器具。也是名貴花金桂的砧木。流蘇樹的芽、葉亦有藥用價值。

生長習性:流蘇樹喜光,不耐蔭蔽,耐寒、耐早,忌積水,生長速度較慢,壽命長,耐瘠薄,對土壤要求不嚴,但以在肥沃、通透性好的沙壤土中生長最好,有一定的耐鹽堿能力,在pH8.7、含鹽量0.2%的輕度鹽堿土中能正常生長,未見任何不良反應。

喜光,也較耐陰。喜溫暖氣候,也頗耐寒。流蘇樹喜歡中性及微酸性土壤,耐干旱瘠薄,不耐水澇。生海拔3000米以下的稀疏混交林中或灌叢中,或山坡、河邊。各地有栽培。

流蘇樹的養殖方法

種子處理:9-10月份種子成熟后進行采收。采收后進行水選。水選的方法是:將種子浸泡48小時,同時放入0.1%的高錳酸鉀進行種子消毒。在浸泡過程中,將成熟度不高的種子及蟲蛟種子飄浮撈出得到純凈的種子。同時結合浸泡,用手搓去種子表層的褐色表皮,以利于種子發芽。

育苗方法

催根:選背風向陽排水性良好的地方,挖坑深10厘米,長度可根據種子的多少而定,將流蘇種子與清水沙(消毒篩選干凈)按1:2的比例混合均勻,倒入坑中分布均勻,然后上面鋪上2c米的沙,澆透水,蓋地膜保持濕潤。畦中可豎一部分草靶,通風、透氣,防止種子腐爛、表層見干澆透水。

經過兩個月后流蘇種子的根基本全部生齊,根系可達4-5c米,此時可將畦中種子取出,挑取帶根種子進行栽植。也可以等到年后取出栽植,此種方法可以從秋天栽到第二年春天,年前不農忙,節約勞動力,年前栽出的慢、年后栽植出的快。 

催芽:選背風向陽的地方打畦,澆透水隔二天后將純凈的種子均勻的撒在畦中,上面蓋上0.5厘米的土,然后蓋上0.5厘米的沙,上面蓋上地膜。經常觀察注意土壤的干濕度,干后要澆水,注意除草,松土,保證種子的發芽率。等到第二年3月下旬,種子基本破土而出,加強管理,到5月上旬葉片長成到3-4片葉時,直接栽植到大田中。 

扦插:此種方法多在雨季進行,方法是選取當年生半木質化枝條,基質選用沙壤土即可。應用很少,原因一是只能適應部分品種;二是扦插后原品種的穩定性保持不強。

比較:前兩種方法在流蘇育苗過程中都表現出很好的效果,總體試驗比較表明,經過移栽后第二種方法不如第一種方法出苗后,苗木生長旺盛,第一種方法催的是根。

栽根后出苗旺盛,而第二種移栽時是小苗,要經過一定緩苗期,但第二種方法的優點是發芽率高,出苗整齊,第一種方法省地,避開農忙季節;第二種方法費地,正值農忙。

種植管理:在大田中整畦,漫灌澆水,每畝栽植20000株;株行距30厘米×10厘米米;2年后可用嫁接桂花的砧木。若培養綠化苗,可逐年從中移植,根據株行距進行移植、培養大苗,苗木移栽宜在春、秋兩季進行,小苗與中等苗需帶宿土移栽,大苗帶土球。

在栽植過程中,若日后和作本用的流蘇,可用育苗方法中的第一種培養盆景,方法是栽根時,由于根系比較軟,將根尖放入土中1c米,然后將剩余的根左轉一下,再右轉一下,按入土中堆土栽實,2年后將流蘇苗上盆搞嫁接時,把彎曲的那一部根系提出土外。

就形成了平常所見的桂花底部形形色色、奇形怪壯的盆景,可根據造形不同,栽植時將根隨意彎曲,但注意不能傷根。流蘇樹喜肥,夏季應中耕除草,保持土壤疏松,1年生苗可長高至0.8-1.2米,地徑1厘米,3年生長達到3-4厘米,用于綠化。

肥水管理:流蘇樹在栽培過程中,特別是栽植的頭三年,要加強水肥管理。栽植時要施入經腐熟發酵的牛、馬糞肥作基肥,基肥與栽植土充分拌勻,并施用一次氮肥以提高植株長勢,秋末結合澆防凍水施一次腐葉肥或芝麻醬渣。

翌年5月初施一次氮肥,8月初施用一次磷鉀肥,秋末施一次半腐熟發酵的牛、馬糞肥,第三年可按第二年的方法進行施肥。從第四年起,只需每年秋末施一次足量的牛、馬糞肥即可。

流蘇樹喜濕潤環境,栽植后應馬上澆透水,五天后澆第二次透水,再過五天澆第三次透水,此后每月澆一次透水。華北地區7、8兩月是降水豐沛期,可不澆水或少澆水,大雨后還應及時將積水排除。秋末要澆好防凍水。

翌年三月初及時澆返青水。北方春季干旱少雨,春季風大且持續時間長,4月上旬和中旬要各澆一次透水。第三年可按第二年的方法進行澆水,第四年后每年除澆好封凍水和解凍水外,天氣干旱降水不足時也應及時澆水。

修剪整型:流蘇樹在園林應用中,常見的有單干型和多干型兩種樹型。單干型:小苗長到高1.5米左右時,于冬剪時將主干上的側枝全部疏除,只保留主干,并對主干進行短截,第二年在剪口下選留一個長勢健壯的新生枝條作主干延長枝培養,其它的新生枝條全部疏除,秋末繼續對主干延長枝進行短截。

第三年春季,在剪口下選擇一個長勢健壯且和第二年選留枝條的方向相反的芽作主干延長枝培養,此后繼續按先前方法進行修剪,直至達到需求的高度。然后再對主干進行短截,翌年在剪口下選擇三、四個長勢健壯。

且分布均勻的枝條作主枝培養,主枝長至一定長度后可進行短截,并選留側枝。至此,喬木狀樹型基本形成,以后只許將冗雜枝、病蟲枝、下垂枝、干枯枝剪除即可。

多干型:在苗圃階段,可選留3-4個長勢健壯大枝作為主干培養,以后在主干上選留角度好,長勢均衡的分枝作為主枝培養,選留主枝時一定要注意不能交叉,要各占一方。此后的修剪要選角度較大的上部枝條作延長枝,并對其進行中、短截。這樣做的目的有兩個,一是擴大樹冠:二是利于樹冠的通風透光。